2005年8月18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兴宁矿难揭开国有煤矿破产转制迷局
  广东煤炭业的“扭亏之举”
    资产总额2.18亿元的广东省四望嶂矿务局,建矿30年来共产原煤1996万吨,为改变“北煤南运”的局面和促进粤东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。
    但按照1996年前后的说法,广东煤炭业面临“生死劫”,广东国有资产要退出煤炭业——“省属煤矿已完全丧失了自负盈亏、自我发展的能力,只能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,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。”
    据悉,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从煤矿中退出,广东省政府“广东省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小组”曾被更名为“广东省煤炭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小组”。
    在一份《广东省属煤矿关闭破产工作指导手册》中,记者发现这样的表述:省属煤矿由于大多数矿区煤炭资源枯竭,安全生产条件恶劣,经营亏损严重,历史积累的债务沉重,职工生活非常艰难,尽管省委、省政府予以极大的支持,每年吨煤平均补贴60元左右,煤炭企业自身也作了很大努力,仍摆脱不了困难局面。据统计,截至1998年底,广东省属煤炭企业负债总额达22.41亿元,其中煤炭生产企业负债为17.67亿元;补贴后实际亏损4846万元,其中煤炭生产企业亏损4659万元,累计超亏挂账4亿元。
    为此,广东省政府决定从1998年开始,用5年时间完成省属煤矿的关闭破产或转制工作,分流安置下岗职工3万人。这意味着,国有经济成分将从广东省属煤炭企业中退出。
    
    曾被当做转制典型
    当时的决定还有,省属煤炭公司的国有资产,将分三大块处理:一是省属国有煤矿将从市场上退出;二是还有5000人~6000人,约5亿元资产的非煤企业,在安置完职工后,将变成真正的企业,到市场上去拼搏;第三部分是总公司,将来也要转制。
    当年广东省属煤矿关闭破产、转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部署,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年改革与脱困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,由省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小组协调和监督,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具体组织,各企业负责实施。“省属煤矿实施关闭破产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”。这份材料还称,“实施关闭破产,在国家和省的政策的扶持下,大部分职工可以得到妥善安置,可以重新参加竞争,走上新的就业岗位,找到新的出路。”
    知情人士还透露,广东四望嶂矿务局关闭破产曾被有关部门当作典型,并认为“转制很成功”。一个普遍的说法是:“几年来,四望嶂矿务局下岗职工无一例集体上访事件发生,实现了国企改革这一进程的平稳过渡。”
    
    企业破产政府买单
    1999年8月,广东省四望嶂矿务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,向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一案,是广东省首宗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破产案。
    始建于1968年的四望嶂矿务局破产前有生产矿井一、二、三矿和上丰矿4对(主井、副井),以及下属厂、队、公司12个单位,有职工6662人。1999年8月,有媒体报道称,四望嶂矿务局当年的破产是由于“经营管理不善,受小煤窑侵采破坏,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失去事故控制的能力,经济状况逐年恶化,历年财政补贴后的亏损挂账累计3955.5万元,负债总额达17660万元”。
    也有报道称,“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,由于受小煤窑的滥挖乱采的影响,通风、排水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,于1998年被迫全面停产。遗留下职工6662名,离退休职工1361人,以及1.85亿元的负债。”
    1998年11月15日零时起,四望嶂矿务局全面停产。此前,广东省煤炭工业总公司、省经委等部门已先后发文批准同意该局所属矿井停产。广东省政府于1999年3月29日批准“原则同意实施破产”。
    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破产案之后,向社会发出债权人申报债权的公告,并迅速成立了由原广东省重化厅厅长赵大任任组长的破产清算小组,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查清了矿务局涉及200个单位和个人的、总额为5600多万元的债权;确认了矿务局拖欠13个单位的1.27亿元的债务。
    同时,法院追收了债权800多万元。对有可能被地下水淹没的矿井井下设备、设施,进行现场拍卖,回收资金800万元。整个破产案第一期综合清偿金额达1390万元。
    广东省政府则专门成立了“四望嶂矿务局破产工作协调领导小组”,还拨出专项资金1.5亿多元,用于职工安置分流和农赔费用。
    不过,当地政府“大部分矿工3年内脱困”的承诺,并没有让原国有煤矿的矿工们吃下“定心丸”。记者在黄槐镇调查时发现,事实上,在法院宣告四望嶂矿务局破产前后,该局和职工们签订的协议却是“原四望嶂矿务局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领取一次性安置费(含经济补偿金)自谋职业的协议”。
    四望嶂煤矿破产,还是政府承担了改革成本。记者调查发现,广东财政当年为关闭的各煤矿提供了近7亿元的资金。原广东省经贸委一位副主任说,“破产要有序,有序政府就要出钱,有钱才能安置职工,才能稳定。”
    
    非法生产六年之久
    四望嶂矿务局破产倒闭后却被私人顺利接盘,这正好应验了当地官员所说的:“煤矿只能‘死而后生’,先关闭再转让给私人。”发生“8·7”透水事故的大兴煤矿所属公司董事长曾云高,就是通过层层关系获得了四望
    嶂煤炭资源最好的“一矿”。有知情人说,当时“一矿”的生产总值上亿元,但被曾云高以500万元买断。
    经过几年的运作,曾云高迅速发迹。知情者称,曾云高在买断“一矿”的经营权后,成立大径里公司,并在近几年实施“大兼并”。而所谓“大兼并”即是以金钱和权势强行买断其他煤矿的经营权,大兴矿和永丰矿(即这次发生透水事故的“主井”和“副井”)就是“大兼并”过程中归到曾云高名下的。
    据称,黄槐镇半数以上合法煤矿已经被他兼并或“联营”,曾的身价据说已超过两亿元。经济上获得巨大成功后,曾开始进入“官场”。据称,曾云高的花名(注:客家话“绰号”)是“云高头”,他做事总是“高人一头”。2003年,曾云高成为兴宁市人大代表,之后他又顺利成为梅州市人大代表。
    大径里煤矿有限公司近年来以“扶贫、捐资教育、修路、回报社会”达300多万元的方式,获得了外界的美誉度,这与大兴煤矿矿工的宿舍的简陋不堪形成鲜明对比。
    关于大径里公司的背景,一名原四望嶂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说,65位股东总投入1800万元成立了大径里煤矿有限公司,这些股东中有一部分是党政官员。
    据悉,目前中央纪委、监察部正对参股大径里煤矿有限公司的65个股东展开深入调查。
    兴宁市煤炭局副局长陈桂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:这个煤矿在1999年转制后,就一直没有办理采矿证和工商营业执照,应该属于非法经营。这也就意味着大兴煤矿从1999年转制为私营以后非法生产达6年之久。
    这6年中,难道当地政府一点都不知情吗?恐怕未必。
  据《中国青年报》